2016年10月1日 星期六

食在滋味: 喝咖啡配甜筒


儘管現在咖啡廳到處是,只要掌握創意、話題與美味三要素,門庭若市似乎從不是問題。
在南非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經營咖啡店的Dayne Levinrad有感於來店裡的客人最常點的不外乎咖啡、巧克力和冰淇淋,於是突發其想將三者合而為一,推出甜筒咖啡,深受常客喜愛,在推特大推。
他在甜筒內反覆裹上了四層的巧克力,才倒入咖啡並加上不可少的愛心狀拉花,讓客人在拿到甜筒咖啡後,能安心愉悅地享用這片刻的咖啡時光。

每篇一句讀法文: manger une glace dans un cornet.(吃甜筒冰淇淋)

原文來源: https://goo.gl/vfhwcQ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生活法國: 零包裝購物


回充(La Recharge),出現在法國的一種新型態商店,主張買東西減少包裝,鼓勵使用可回收重複利用的容器。因此,除了果醬和優格,舉凡麵條、巧克力、橄欖油或調味料等,回充接受顧客帶各種瓶罐或紙袋來買東西。

去掉不必要的包裝所節省下來的成本,回充將它回饋在顧客身上,不僅售價更親民,也讓消費者能享有更好的產品,店內產品有七成為有機並來自在地生產者。

法國每年包裝耗材的使用高達五百萬噸,回收利用率卻只有37%。回充(La Recharge)這類商店的出現,提醒了大家當精緻化成為一種主流習慣,生活回歸簡單的美好。只要順手帶上容器,就能在帶回好品質日用品的同時對環境友善盡一份心力,創造雙贏。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生活法國:瓶裝巴黎帶回去



漫步巴黎塞納河邊,曾經想過取一瓢河水回去做紀念嗎? 

從事航空業,才24歲的沙赫耶 (Christophe Charrier)有天突發奇想,決定實踐法國諺語Avec des ‘si’, on mettrait Paris en bouteille (有「如果」的話,巴黎都能裝進瓶子裡。)的字面意義,化如果為可能,一個裝有塞納河河水的艾菲爾鐵塔造型瓶於是誕生。

瓶內河水來自艾菲爾鐵塔塔下的塞納河段,每週25公升、每年最多600立方公尺的取水上限,讓它成為名符其實取之巴黎、法國製造的限量新奇紀念品。

限量金色版瓶裝巴黎

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食在滋味: 精緻漢堡 法國速食新食尚



吃來太肥又不健康一直是傳統漢堡不受法國人青睞的主要原因。於是,在臺灣已風行多年,講求新鮮現做、口味多樣、當地食材、品質與味道絲毫不馬虎的高檔漢堡這幾年也開始擄獲法國人的胃。

而從事餐飲業二十幾年,來自史特拉斯堡的穆婁(Cédric Moulot) 可說是嗅聞到這股商機並且成功搶佔市場的佼佼者。他開的231東街漢堡店(231 East Street)目前已遍布20幾個法國城市。其店名靈感來自美國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其中一間工作室的地址。受到安迪·沃荷理念精神的啟發,他期望那(製做漢堡的)藝術(美味的)真實性能夠深植人心。

資料來源: bien-dire n 98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電影角落:《小王子》美國動畫電影版 法國上映


記得第一次看《小王子》是大學,那時候看完似乎覺得有點難懂而沒有太多感想,只覺得大人確實要學會不扼殺小孩子的創造與想像力。最近幾年,看了第二遍、第三遍,才逐漸體會書中值得讓人回味與省思的豐富哲理。

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所著的《小王子》是法國文學著作中擁有最多國語言譯本且最暢銷全球的代表作之一在美國更是已創下超過一億八千五百萬本的銷售佳績。

小女孩與鄰居老先生



曾執導功夫熊貓的美國導演奧斯邦(Marc Osborne)有鑒於它曾被改編為漫畫和音樂劇,卻鮮少在大螢幕現身,決定用自己的方式說《小王子》這個故事,並藉此向聖修伯里致敬。故事主角變成一個有升學壓力的小女孩與一位在旁人眼中或許有些古怪的鄰居老先生,他們相遇並建立起友誼,爾後共同悠遊於修伯里的《小王子》的奇幻冒險之中

這部美國動畫電影版的《小王子》七月二十九號已開始在法國上映。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食在滋味: 夏日時節,吃桃吧 !


由東方傳入的桃子在法國主要種植在普羅旺斯等南部一帶。用桃子作為主角的法國甜點中,最常見的應該非梅爾芭桃子覆盆莓佐香草冰(pêche Melba)莫屬了。這個用桃子、覆盆子醬和香草冰淇淋做成的美味,是由名廚埃斯科菲耶(Auguste Escoffier)於十九世紀末為一位澳洲知名歌劇女高音內莉梅爾芭(Nellie Melba)所創作的甜點。
    
梅爾芭桃子覆盆莓佐香草冰(pêche Melba)
  
然而,桃子的種類實在很多。在法文中,pêche, brugnonnectarine同屬一家人,籠統稱呼都是桃子,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若想細分的話,大致可從外觀、口感或果肉顏色等特徵看出端倪。

光是pêche,常見的就有橙黃色外皮的pêche ‘pavie’ (粘核桃)、外型扁平淡黃色的pêche plate (扁桃)以及果肉略呈紫色,外皮同樣有絨毛附著的pêche de vigne,其由於成熟期與九月葡萄採收期相同,再加上容易遭受某種蟲害而大多種植在葡萄園之間,因故得名pêche de vigne (葡萄園的桃子)

外皮呈亮紅色的brugnon果肉偏黃或白,外皮光滑沒有絨毛,或許是因為這樣,中文譯為「油桃」。而舊時被稱為pêche abricot (杏桃)nectarine,與其他兩種最大的差異應在於它沒有絨毛且果核與果肉是分離的。其果肉顏色或黃色或紅色,是較能承受運輸碰撞的品種。

改天如有機會在市場看到這些桃子,別忘了買來品嘗比較看看!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食在滋味: 鳳眼糕?不是,是艾克斯杏仁糕~

艾克斯普羅旺斯(Aix-en-Provence)名產-艾克斯杏仁糕(Calisson d’Aix)

乍看之下是不是很像我們的鳳眼糕呢?

臺灣的鳳眼糕,歷經了百年考驗,現已是彰化鹿港名產。以麵粉、砂糖為主原料的鳳眼糕,相傳是早期缺乏吃食的年代,無意中創作出來的點心,其形狀與名稱靈感源自巧媚的丹鳳眼,取其精緻漂亮意涵。入口即化的口感加上精巧的外型也讓它成為喝茶的良伴。

超級比一比:鳳眼糕-杏仁糕

源自艾克斯普羅旺斯(Aix-en-Provence)的艾克斯杏仁糕(Calisson d’Aix)則已有五百多年歷史,深受普羅旺斯人喜愛,也是最廣為當地人熟知的傳統聖誕節甜點。由於當地種有許多杏樹,於是乎有業者從杏仁發想,取其形,並以杏仁、糖以及哈蜜瓜或橙橘類的糖漬水果為原料,做成了艾克斯杏仁糕

多種口味的鳳眼糕/杏仁糕(Calisson)

如同鳳眼糕除了原味還有檸檬、芝麻等多種風味,Calisson也有許多口味可供選擇,舉凡巧克力、無花果或添加了綜合水果。然而,求新求變都無妨,只是傳統還是必須流傳。因此,就像只有香檳區生產的才夠格冠上香檳之名一樣,唯有這種色呈金黃、純正杏仁風味的杏仁糕才能被指名認證為艾克斯杏仁糕(Calisson d’Aix)除了口味多樣,鳳眼糕與艾克斯杏仁糕之間似乎還有個相似處,那就是外型脆弱易受損,雖然這造就了鳳眼糕迷人的口感卻也成為它難以揚名國外的重要原因;而為維持杏仁糕形狀完整,一切包裝工程則得在它出爐冷卻之後由人工慢慢裝。

不過,相近的外貌並沒有影響它們獨特性的發展,除了口感不盡相同,鳳眼糕或許因為原料較為簡易,價格顯得樸實;另外,杏仁糕也由於易乾的特性,賞味期限短於鳳眼糕。

你是否也曾有過臺灣與法國糕點印象交疊的片刻呢?那無意間發現的熟悉感是否也讓你覺得奇妙且興趣盎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