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食在滋味: 夏日時節,吃桃吧 !


由東方傳入的桃子在法國主要種植在普羅旺斯等南部一帶。用桃子作為主角的法國甜點中,最常見的應該非梅爾芭桃子覆盆莓佐香草冰(pêche Melba)莫屬了。這個用桃子、覆盆子醬和香草冰淇淋做成的美味,是由名廚埃斯科菲耶(Auguste Escoffier)於十九世紀末為一位澳洲知名歌劇女高音內莉梅爾芭(Nellie Melba)所創作的甜點。
    
梅爾芭桃子覆盆莓佐香草冰(pêche Melba)
  
然而,桃子的種類實在很多。在法文中,pêche, brugnonnectarine同屬一家人,籠統稱呼都是桃子,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若想細分的話,大致可從外觀、口感或果肉顏色等特徵看出端倪。

光是pêche,常見的就有橙黃色外皮的pêche ‘pavie’ (粘核桃)、外型扁平淡黃色的pêche plate (扁桃)以及果肉略呈紫色,外皮同樣有絨毛附著的pêche de vigne,其由於成熟期與九月葡萄採收期相同,再加上容易遭受某種蟲害而大多種植在葡萄園之間,因故得名pêche de vigne (葡萄園的桃子)

外皮呈亮紅色的brugnon果肉偏黃或白,外皮光滑沒有絨毛,或許是因為這樣,中文譯為「油桃」。而舊時被稱為pêche abricot (杏桃)nectarine,與其他兩種最大的差異應在於它沒有絨毛且果核與果肉是分離的。其果肉顏色或黃色或紅色,是較能承受運輸碰撞的品種。

改天如有機會在市場看到這些桃子,別忘了買來品嘗比較看看!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食在滋味: 鳳眼糕?不是,是艾克斯杏仁糕~

艾克斯普羅旺斯(Aix-en-Provence)名產-艾克斯杏仁糕(Calisson d’Aix)

乍看之下是不是很像我們的鳳眼糕呢?

臺灣的鳳眼糕,歷經了百年考驗,現已是彰化鹿港名產。以麵粉、砂糖為主原料的鳳眼糕,相傳是早期缺乏吃食的年代,無意中創作出來的點心,其形狀與名稱靈感源自巧媚的丹鳳眼,取其精緻漂亮意涵。入口即化的口感加上精巧的外型也讓它成為喝茶的良伴。

超級比一比:鳳眼糕-杏仁糕

源自艾克斯普羅旺斯(Aix-en-Provence)的艾克斯杏仁糕(Calisson d’Aix)則已有五百多年歷史,深受普羅旺斯人喜愛,也是最廣為當地人熟知的傳統聖誕節甜點。由於當地種有許多杏樹,於是乎有業者從杏仁發想,取其形,並以杏仁、糖以及哈蜜瓜或橙橘類的糖漬水果為原料,做成了艾克斯杏仁糕

多種口味的鳳眼糕/杏仁糕(Calisson)

如同鳳眼糕除了原味還有檸檬、芝麻等多種風味,Calisson也有許多口味可供選擇,舉凡巧克力、無花果或添加了綜合水果。然而,求新求變都無妨,只是傳統還是必須流傳。因此,就像只有香檳區生產的才夠格冠上香檳之名一樣,唯有這種色呈金黃、純正杏仁風味的杏仁糕才能被指名認證為艾克斯杏仁糕(Calisson d’Aix)除了口味多樣,鳳眼糕與艾克斯杏仁糕之間似乎還有個相似處,那就是外型脆弱易受損,雖然這造就了鳳眼糕迷人的口感卻也成為它難以揚名國外的重要原因;而為維持杏仁糕形狀完整,一切包裝工程則得在它出爐冷卻之後由人工慢慢裝。

不過,相近的外貌並沒有影響它們獨特性的發展,除了口感不盡相同,鳳眼糕或許因為原料較為簡易,價格顯得樸實;另外,杏仁糕也由於易乾的特性,賞味期限短於鳳眼糕。

你是否也曾有過臺灣與法國糕點印象交疊的片刻呢?那無意間發現的熟悉感是否也讓你覺得奇妙且興趣盎然呢?

2015年7月1日 星期三

電影角落: 法國中學生尚雷諾獎 (Prix Jean Renoir des Lycéens)

圖像設計很有'中學生'意味的Prix Jean Renoir des Lycéens

文化涵養與美學概念的培養從來不是一蹴可成的事。法國人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傾向向下扎根,如同法國學童從小學習運用五感認識食物原味,學會賞味;法國學生自小學到高中,在老師引領下到電影院看電影,學習提出想法並討論,從中了解電影為何及其衍生的樂趣。對學生來說,這是一種共同的經驗,能成為同儕之間的話題,回到家以後,也可以和家人分享。

由法國教育部主導,法國國家電影與動態影像中心(CNC)與法國國家電影協會(Fédération nationale des cinémas français)協辦以及Auchan, CNDP等企業贊助的法國中學生尚雷諾獎,由委員會先遴選八部影片,再邀請由全國各高中所推派的學生代表組成評審團,評選當年度的影片得主。M. Leclercq說,不要小看這些學生,他們很厲害,有時候挑出來的片很難,令人驚艷。

入圍的八部電影中,最少兩部法國片之外,其餘則來自美洲、非洲、亞洲等世界其他地方,可以看出其挑片精神企圖具備廣度與深度。2014-2015入選影片中有兩部最近正在臺灣上映,分別是在地圖結束的地方》(Timbuktu ) 與《薩爾加多的凝視(Le Sel de la Terre)。


法國中學生尚雷諾獎入選影片之一 Timbuktu


法國中學生尚雷諾獎入選影片之一 Le Sel de la Terre


2014-2015法國中學生尚雷諾獎 得獎影片 Une belle fin (無人出席的告別式)

此獎項的成立,即有意於激發法國中學生對於現代電影影像製作的興趣,鼓勵他們對所看影片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與他人進行交流與辯證。這些參與的學生,甚至成立了部落格,寫下他們的評論與心得,無形中已成為一個重要的電影交流平台,而法國如此長期有計畫地推行影像教育似乎也逐漸開花結果了。

現正推動臺灣全國高中職電影學校計畫的富邦文教基金會,日前邀請任職法國國家電影與動態影像中心(CNC)的Bernard Kuhn以及負責多本影像教材編寫的Philippe Leclercq來台分享影像教育推動經驗。以下連結有相關詳細報http://goo.gl/xwZEiJ

電影角落: Timbuktu《在地圖結束的地方》


《在地圖結束的地方》(Timbuktu )電影劇照

認識世界之大,窺探不同於己的生活環境與方式,藉以了解其他角落的人們是怎麼樣的生活著,是電影讓我著迷之處。

雖然早已知道世界紛亂,但看著Timbuktu《在地圖結束的地方》這部片時,想到現實世界中那生活還算平靜美好的人們,因著一些滿口教義且自以為是的激進份子而變調,卻無力抵抗時,著實令人感到可惜與無奈。猶如《來自星星的傻瓜》(PK)片中所說,世上有太多所謂神的代理人,然而,那存在於廣大神祕之宇宙所創造我們的神才是信仰的本質。倘若這些代理人欲透過己私己想統馭他人,實在不應該。

拍攝Timbuktu的導演,西塞科 (Abderrahmane Sissako),是當代備受重視的一位非洲導演。他生於馬利(Mali),成長於茅利塔尼亞(Mauritania)。現居法國的他,面對曾生養他的這兩個地方身陷如此困境感觸良多,本有意拍成紀錄片,然考量現實情況及相關參與人員的安危,最後決定以劇情長片形式呈現。這部片讓人注意到非洲,其同時也入選為2014-15法國中學生尚雷諾獎 (Prix Jean Renoir des Lycéens)影片之一。

2015台北電影節同樣囊括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好片,今年他們首次與南特三洲影展合作,進而推出<南特選映:非洲特輯>。在七部西非影片中,《生之大地》(Life on Earth)即出自西塞科之手,相信相當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