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生活法國: 零包裝購物


回充(La Recharge),出現在法國的一種新型態商店,主張買東西減少包裝,鼓勵使用可回收重複利用的容器。因此,除了果醬和優格,舉凡麵條、巧克力、橄欖油或調味料等,回充接受顧客帶各種瓶罐或紙袋來買東西。

去掉不必要的包裝所節省下來的成本,回充將它回饋在顧客身上,不僅售價更親民,也讓消費者能享有更好的產品,店內產品有七成為有機並來自在地生產者。

法國每年包裝耗材的使用高達五百萬噸,回收利用率卻只有37%。回充(La Recharge)這類商店的出現,提醒了大家當精緻化成為一種主流習慣,生活回歸簡單的美好。只要順手帶上容器,就能在帶回好品質日用品的同時對環境友善盡一份心力,創造雙贏。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生活法國:瓶裝巴黎帶回去



漫步巴黎塞納河邊,曾經想過取一瓢河水回去做紀念嗎? 

從事航空業,才24歲的沙赫耶 (Christophe Charrier)有天突發奇想,決定實踐法國諺語Avec des ‘si’, on mettrait Paris en bouteille (有「如果」的話,巴黎都能裝進瓶子裡。)的字面意義,化如果為可能,一個裝有塞納河河水的艾菲爾鐵塔造型瓶於是誕生。

瓶內河水來自艾菲爾鐵塔塔下的塞納河段,每週25公升、每年最多600立方公尺的取水上限,讓它成為名符其實取之巴黎、法國製造的限量新奇紀念品。

限量金色版瓶裝巴黎

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食在滋味: 精緻漢堡 法國速食新食尚



吃來太肥又不健康一直是傳統漢堡不受法國人青睞的主要原因。於是,在臺灣已風行多年,講求新鮮現做、口味多樣、當地食材、品質與味道絲毫不馬虎的高檔漢堡這幾年也開始擄獲法國人的胃。

而從事餐飲業二十幾年,來自史特拉斯堡的穆婁(Cédric Moulot) 可說是嗅聞到這股商機並且成功搶佔市場的佼佼者。他開的231東街漢堡店(231 East Street)目前已遍布20幾個法國城市。其店名靈感來自美國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其中一間工作室的地址。受到安迪·沃荷理念精神的啟發,他期望那(製做漢堡的)藝術(美味的)真實性能夠深植人心。

資料來源: bien-dire n 98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電影角落:《小王子》美國動畫電影版 法國上映


記得第一次看《小王子》是大學,那時候看完似乎覺得有點難懂而沒有太多感想,只覺得大人確實要學會不扼殺小孩子的創造與想像力。最近幾年,看了第二遍、第三遍,才逐漸體會書中值得讓人回味與省思的豐富哲理。

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所著的《小王子》是法國文學著作中擁有最多國語言譯本且最暢銷全球的代表作之一在美國更是已創下超過一億八千五百萬本的銷售佳績。

小女孩與鄰居老先生



曾執導功夫熊貓的美國導演奧斯邦(Marc Osborne)有鑒於它曾被改編為漫畫和音樂劇,卻鮮少在大螢幕現身,決定用自己的方式說《小王子》這個故事,並藉此向聖修伯里致敬。故事主角變成一個有升學壓力的小女孩與一位在旁人眼中或許有些古怪的鄰居老先生,他們相遇並建立起友誼,爾後共同悠遊於修伯里的《小王子》的奇幻冒險之中

這部美國動畫電影版的《小王子》七月二十九號已開始在法國上映。

2015年7月22日 星期三

食在滋味: 夏日時節,吃桃吧 !


由東方傳入的桃子在法國主要種植在普羅旺斯等南部一帶。用桃子作為主角的法國甜點中,最常見的應該非梅爾芭桃子覆盆莓佐香草冰(pêche Melba)莫屬了。這個用桃子、覆盆子醬和香草冰淇淋做成的美味,是由名廚埃斯科菲耶(Auguste Escoffier)於十九世紀末為一位澳洲知名歌劇女高音內莉梅爾芭(Nellie Melba)所創作的甜點。
    
梅爾芭桃子覆盆莓佐香草冰(pêche Melba)
  
然而,桃子的種類實在很多。在法文中,pêche, brugnonnectarine同屬一家人,籠統稱呼都是桃子,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若想細分的話,大致可從外觀、口感或果肉顏色等特徵看出端倪。

光是pêche,常見的就有橙黃色外皮的pêche ‘pavie’ (粘核桃)、外型扁平淡黃色的pêche plate (扁桃)以及果肉略呈紫色,外皮同樣有絨毛附著的pêche de vigne,其由於成熟期與九月葡萄採收期相同,再加上容易遭受某種蟲害而大多種植在葡萄園之間,因故得名pêche de vigne (葡萄園的桃子)

外皮呈亮紅色的brugnon果肉偏黃或白,外皮光滑沒有絨毛,或許是因為這樣,中文譯為「油桃」。而舊時被稱為pêche abricot (杏桃)nectarine,與其他兩種最大的差異應在於它沒有絨毛且果核與果肉是分離的。其果肉顏色或黃色或紅色,是較能承受運輸碰撞的品種。

改天如有機會在市場看到這些桃子,別忘了買來品嘗比較看看!

2015年7月13日 星期一

食在滋味: 鳳眼糕?不是,是艾克斯杏仁糕~

艾克斯普羅旺斯(Aix-en-Provence)名產-艾克斯杏仁糕(Calisson d’Aix)

乍看之下是不是很像我們的鳳眼糕呢?

臺灣的鳳眼糕,歷經了百年考驗,現已是彰化鹿港名產。以麵粉、砂糖為主原料的鳳眼糕,相傳是早期缺乏吃食的年代,無意中創作出來的點心,其形狀與名稱靈感源自巧媚的丹鳳眼,取其精緻漂亮意涵。入口即化的口感加上精巧的外型也讓它成為喝茶的良伴。

超級比一比:鳳眼糕-杏仁糕

源自艾克斯普羅旺斯(Aix-en-Provence)的艾克斯杏仁糕(Calisson d’Aix)則已有五百多年歷史,深受普羅旺斯人喜愛,也是最廣為當地人熟知的傳統聖誕節甜點。由於當地種有許多杏樹,於是乎有業者從杏仁發想,取其形,並以杏仁、糖以及哈蜜瓜或橙橘類的糖漬水果為原料,做成了艾克斯杏仁糕

多種口味的鳳眼糕/杏仁糕(Calisson)

如同鳳眼糕除了原味還有檸檬、芝麻等多種風味,Calisson也有許多口味可供選擇,舉凡巧克力、無花果或添加了綜合水果。然而,求新求變都無妨,只是傳統還是必須流傳。因此,就像只有香檳區生產的才夠格冠上香檳之名一樣,唯有這種色呈金黃、純正杏仁風味的杏仁糕才能被指名認證為艾克斯杏仁糕(Calisson d’Aix)除了口味多樣,鳳眼糕與艾克斯杏仁糕之間似乎還有個相似處,那就是外型脆弱易受損,雖然這造就了鳳眼糕迷人的口感卻也成為它難以揚名國外的重要原因;而為維持杏仁糕形狀完整,一切包裝工程則得在它出爐冷卻之後由人工慢慢裝。

不過,相近的外貌並沒有影響它們獨特性的發展,除了口感不盡相同,鳳眼糕或許因為原料較為簡易,價格顯得樸實;另外,杏仁糕也由於易乾的特性,賞味期限短於鳳眼糕。

你是否也曾有過臺灣與法國糕點印象交疊的片刻呢?那無意間發現的熟悉感是否也讓你覺得奇妙且興趣盎然呢?

2015年7月1日 星期三

電影角落: 法國中學生尚雷諾獎 (Prix Jean Renoir des Lycéens)

圖像設計很有'中學生'意味的Prix Jean Renoir des Lycéens

文化涵養與美學概念的培養從來不是一蹴可成的事。法國人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傾向向下扎根,如同法國學童從小學習運用五感認識食物原味,學會賞味;法國學生自小學到高中,在老師引領下到電影院看電影,學習提出想法並討論,從中了解電影為何及其衍生的樂趣。對學生來說,這是一種共同的經驗,能成為同儕之間的話題,回到家以後,也可以和家人分享。

由法國教育部主導,法國國家電影與動態影像中心(CNC)與法國國家電影協會(Fédération nationale des cinémas français)協辦以及Auchan, CNDP等企業贊助的法國中學生尚雷諾獎,由委員會先遴選八部影片,再邀請由全國各高中所推派的學生代表組成評審團,評選當年度的影片得主。M. Leclercq說,不要小看這些學生,他們很厲害,有時候挑出來的片很難,令人驚艷。

入圍的八部電影中,最少兩部法國片之外,其餘則來自美洲、非洲、亞洲等世界其他地方,可以看出其挑片精神企圖具備廣度與深度。2014-2015入選影片中有兩部最近正在臺灣上映,分別是在地圖結束的地方》(Timbuktu ) 與《薩爾加多的凝視(Le Sel de la Terre)。


法國中學生尚雷諾獎入選影片之一 Timbuktu


法國中學生尚雷諾獎入選影片之一 Le Sel de la Terre


2014-2015法國中學生尚雷諾獎 得獎影片 Une belle fin (無人出席的告別式)

此獎項的成立,即有意於激發法國中學生對於現代電影影像製作的興趣,鼓勵他們對所看影片提出自己的看法,並與他人進行交流與辯證。這些參與的學生,甚至成立了部落格,寫下他們的評論與心得,無形中已成為一個重要的電影交流平台,而法國如此長期有計畫地推行影像教育似乎也逐漸開花結果了。

現正推動臺灣全國高中職電影學校計畫的富邦文教基金會,日前邀請任職法國國家電影與動態影像中心(CNC)的Bernard Kuhn以及負責多本影像教材編寫的Philippe Leclercq來台分享影像教育推動經驗。以下連結有相關詳細報http://goo.gl/xwZEiJ

電影角落: Timbuktu《在地圖結束的地方》


《在地圖結束的地方》(Timbuktu )電影劇照

認識世界之大,窺探不同於己的生活環境與方式,藉以了解其他角落的人們是怎麼樣的生活著,是電影讓我著迷之處。

雖然早已知道世界紛亂,但看著Timbuktu《在地圖結束的地方》這部片時,想到現實世界中那生活還算平靜美好的人們,因著一些滿口教義且自以為是的激進份子而變調,卻無力抵抗時,著實令人感到可惜與無奈。猶如《來自星星的傻瓜》(PK)片中所說,世上有太多所謂神的代理人,然而,那存在於廣大神祕之宇宙所創造我們的神才是信仰的本質。倘若這些代理人欲透過己私己想統馭他人,實在不應該。

拍攝Timbuktu的導演,西塞科 (Abderrahmane Sissako),是當代備受重視的一位非洲導演。他生於馬利(Mali),成長於茅利塔尼亞(Mauritania)。現居法國的他,面對曾生養他的這兩個地方身陷如此困境感觸良多,本有意拍成紀錄片,然考量現實情況及相關參與人員的安危,最後決定以劇情長片形式呈現。這部片讓人注意到非洲,其同時也入選為2014-15法國中學生尚雷諾獎 (Prix Jean Renoir des Lycéens)影片之一。

2015台北電影節同樣囊括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好片,今年他們首次與南特三洲影展合作,進而推出<南特選映:非洲特輯>。在七部西非影片中,《生之大地》(Life on Earth)即出自西塞科之手,相信相當值得一看。

2015年6月18日 星期四

電影角落: 看到凱旋門了嗎?

                 

最近看了一部關於環法自行車大賽的法國喜劇電影,《騎動人生》(La Grande Boucle)。由克洛維.寇尼亞(Clovis Cornillac)主演,臺灣觀眾對他的印象或許來自另一部片《未婚妻的漫長等待》(Un long dimanche de fiançailles),而最近他也晉升導演,自導自演了喜劇《一點點,很多,盲目地(暫譯) (Un peu, beaucoup, aveuglément)

 你看到凱旋門了嗎?(Est-ce que tu vois l’Arc de triomphe?) 片中,當男主角吃力氣喘如牛地踩著腳踏車踏板,一副快不行的樣子時,那失意一時卻頗具慧眼的車手經理人就會大聲地拋出這句話問他,提醒他在抵達終點取得勝利之前,一定要動起來,努力到最後一刻。

 看完電影後,除了對劇中男主角所展現諸如 : 充滿實踐夢想的熱情、堅持信念做對的事,不因流言而輕易放棄、愛(抑或是)老婆等人格特質感到欣賞以外,最大的感想是,環法自行車大賽無疑是值得專程前往體驗的運動盛事之一,不論是親身參與比賽或只是當場邊觀眾。


 已然邁入第102屆的2015環法自行車賽,七月四日起將再度讓人感受腳踏法國的魅力以及凱旋門的吸引力 !

2015年5月23日 星期六

漫步法國- 音樂節 La fête de la musique




夏天來到法國,可以的話,千萬別錯過在夏至這一天 (6月21日)所舉辦的音樂節。

這個於1982年由當時文化部長Jack Lang所創立的音樂節日,每年都帶給法國人與遊客許多的驚奇與歡樂,也進而風靡世界其他國家,共襄盛舉。


2010年在巴黎的我,為了親身體驗它的魅力,特地多逗留了一天才回台灣。當然,我沒有失望: 在羅浮宮廣場上,一群身著橘白衣服的鼓隊,整齊劃一的動作,敲打出令人興奮愉快的動感節奏;街道的轉角,滿滿的人站著聆聽管弦樂團的演奏;一路上,弦樂、管樂、古典樂、打擊樂等各類音樂不絕於耳,路上的人或專注聽著或跟著哼著或隨著音樂搖擺身體,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融入並享受了這一天。


到夜晚才停歇的音樂節,卻也在街頭留下了一些整夜狂歡未歸或在外遊蕩些醉的人們。然而,音樂節所帶來的滿足與感動,卻絕對值得讓人回味再三!


如果當聽眾不夠滿足過癮,也想組團在這天秀一下的話,不妨到音樂節的官方網站逛逛,許多疑難雜症都將獲得解決喔。


音樂節官網:

http://fetedelamusique.culturecommunication.gouv.fr/Actualites/Organisez-votre-concert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法國廣播電台罷工結束!



隸屬國家的法國廣播電台Radio France319展開長達二十八天的罷工,這也是電台成立四十年以來,最長的一次罷工。

此次罷工主因在於,法國政府面對電台的財務虧損,祭出了裁員政策,因而引發電台內部人員的反對聲浪。

法國廣播電台Radio France旗下還包括France Info, France Musique, France Culture, France Inter, RFI, FIP, Le Mouv' 等七家電台以及四十四個地方電台。它提供的是一個取得優質資訊內容以及接觸藝文活動的重要平台;此外,它還肩負推廣古典音樂的重任,其擁有兩個交響樂團以及兩個合唱團,每年舉辦了將近兩百場的音樂會。

這次的罷工,衝擊了許多法國民眾的日常生活。因為每天早上有將近兩百萬的法國人會在家或在車上收聽廣播France Inter。可惜的是,直到罷工結束,雙方的矛盾與問題,仍未能找出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


圖片與資訊來源:  1jour1actu


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

電影角落: 愛情的完美配方 Les Émotifs Anonymes






愛情喜劇總讓人感覺緣分的發生是那麼地美好。當Paul Anka (保羅安卡)的歌聲 ‘you are my destiny, you share my reverie……’ 在法國導演Jean-Pierre Améris (尚皮耶亞莫斯)的巧妙運用下,於片中某一幕迸然流出時,讓人印象深刻。命運的相遇,讓害羞、敏感、都有著情緒表達障礙的兩人,以巧克力為媒介,用愛克服在一起的種種困難。

巧克力的獨特魅力,在這部片裡再度展露無遺。看完,也讓人想重溫濃情巧克力、巧克力情人、巧克力冒險工廠等巧克力風電影的奇幻魔力。